WFU

2020年6月15日 星期一

口譯的專業?


作者:黃致潔

2018年刊登於聯合報




身為專職的國際會議口譯員,最近工作常接觸到的主題為人文、社會和教育。好幾個場合裡,聽到講者訴說動人的故事,我竟然跟著情緒激動起來,眼淚止不住,邊落淚邊口譯。

如果是口譯員人在幕後的同步口譯,現場觀眾只聽得到口譯員的聲音,那倒還無所謂;但如果是必須在鎂光燈之下,接受眾人目光的逐步口譯,就比較難為情了。最近有一次我把頭撇開,有點害羞自己的淚水被看見;記得多年前曾發生過類似狀況,台下還有觀眾上前遞面紙給我。


翻譯講究「信、達、雅」,其中又以「信」為首要之務。也就是說,翻譯必須忠於原文,把原文的內涵信實地用另外一種語言傳達。口譯員的職業道德則是保持中立,翻譯過程中,不因為自己立場或個人意見,而影響產出的內容。

只是,碰到口譯現場的「感情問題」,那就有些難解了。關於這件事情,我其實一直頗感矛盾,是否不要有太多情緒,秉持中立,才算是□業的表現?同時又會想,如果完全抽離而導致無感,好像又少了「人味」?如果講者本身也放了許多感情,那麼翻譯時口譯員如此,也是「忠於原文」吧?

不過,或許想這麼多也是無解,因為我們是口譯員,而非口譯機器人,如果能控制早就控制了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