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年6月14日 星期日

這樣練習,口譯技巧與人生無往不利


作者:黃致潔





教授中英文口譯的過程中,最常被學生問到的問題,就是如何精進英文能力?同學們說,為什麼已經花很多時間學習了,卻還是看不到明顯的成效呢?其實關鍵就在於,學習者不懂如何學習,不了解優質的學習與練習方法是什麼樣子。學口譯也好,學英文也罷,任何領域的學習,「刻意練習」的時數與品質,都是一個領域的專家與泛泛之輩之間最大的差別。

「刻意練習法」相較於「天真練習法」,後者是靠反覆做某件事情,期待不斷重複可以帶來進步。但是,如果只是把原本就會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操作,沒有挑戰自己、突破舒適圈再精進,那麼即便練習了一萬個小時,也只是把原本不怎麼樣的能力練得更熟練而已。


好比說,學英文的人每天重複自己原本就已經會的英語句子,像是 “How are you doing?” 或是 “I’m fine, thank you.” 一直不斷的重複平庸的表達方式,那麼即便累積了一萬個小時,甚至十萬個小時的練習,英文也不可能進步。直銷界常說,方向不對,努力白費,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刻意練習則是要具備:1. 明確目標;2. 講求專注;3. 獲得意見回饋(最好來自於頂尖的老師或教練);4.踏出舒適圈。練習的「量」固然重要,但是練習的「質」又更重於「量」。




大學時代,我是游泳校隊的選手。校隊練習時,每游一趟是100 公尺,每一趟教練都設下來回的時間限制。我跟隊友專注的投入游完每一趟,然後過程中教練不斷修正我們的動作,讓我們把划手、踢水做得更確實、更流暢。說游每一趟都要耗費洪荒之力,甚至有時候喘到覺得快死掉了,真的一點也不誇張。然後每當感到那100公尺的時間限制,我已經游得稍微比較輕鬆時,教練就會打破我的舒適圈,再把時間限制縮短。一年訓練下來,我的進步幅度驚人。那個年代,「刻意練習」的科學觀念還不普及,但是現在回頭來看,教練真是太英明了。

科學研究也發現,專業經驗比較多的人,未必就能力比較高超。比如說有些執業十幾二十幾年的醫生,診斷的能力未必會比起新手醫師來得要高明,關鍵也在於有沒有刻意練習,不斷精進。不只在醫界,在工作上、生活上、人生中,如果沒有持續進化,那麼即使經驗值增加、年歲漸長,也未必比以往長進或是有智慧。這些洞見,帶給我非常大的啟示與警惕。

我也想到前陣子跟朋友聊天時,她告訴我說,在每一段戀愛關係之間,她都希望先停下來 work on herself(內修),不急著投入下一段關係,而是先反思自己有哪裡不足。

我聽到之後非常震撼。一來是,這不就是刻意練習強調的「目標」、「專注」、「反饋」與「修正」嗎?這個方法竟然在戀愛關係中也適用!二來,我很深刻的體會到「內修」的重要性。如果沒有好好反思、消化再調整,那麼自己「系統性的問題」就沒辦法改變。以戀愛來舉例,「系統性的問題」可能是一直欠缺安全感,因此關係中必須緊迫盯人;也可能是過度害怕親密感,不敢全然投入感情,因此容易顯得冷漠。每一次戀愛之間,如果沒辦法調整與改變,人生就可能跟「天真練習」的結果一樣,不斷重複一樣的方法,雖然談了很多場戀愛,但其實又都是同一場戀愛,因為唯有對象變了,卡關的地方都沒變。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富蘭克林則是每天自省十三項做人的原則。這些古老的人生智慧,化為今天的科學思維,指的就是刻意練習裡的不斷反思再修正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