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年6月15日 星期一

商業、學語言與人生的策略方向,你掌握了嗎?


作者:黃致潔




最近「策略」以及「營運」這兩個觀念,一直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出現在我的生活中,不論是家庭生活、跟朋友同事聊天對談、自己的教學方法,以及目前正在當學生的進修課程中,都不斷的碰到同樣的主題。

我沒讀過商學院,接觸商業相關的觀念,是透過接受會議引導師的訓練、持續進修以及大量閱讀而學會的。

策略和營運,好比一艘船的方向盤以及馬達,也可以說是人的眼睛與雙腳。如果方向錯誤或是沒有方向,那麼即便馬達轉得再順、或是腳跑得再快(很有效率 efficiency),仍然沒辦法達到目的地(沒有效果 effectiveness),永遠都是兩者配合,有正確的方向,並且努力執行,兩者配合才能達標。策略和營運,就是 do the right things(挑對的事情做)與 do things right(把事情做對)的差別。


對我來說,有效(effectiveness)永遠比效率(efficiency)更重要,因為方向不對,努力白費。凡事都必須設定對的目標,找到努力的方向,然後再往前衝,才是最能達到目標(最有效果),而且最節省力氣的方式(最有效率)。

比如說,帶領客戶開策略會議的過程中,如果目標是產出該季度的策略方向,我就必須非常清楚區分,討論中的哪些發言是屬於大方向的策略面,又有哪些是屬於執行面的細節。在討論過程中,必須不斷的引導大家往預定的目標前進,提醒與會者聚焦大方向,執行面的細節可以另闢戰場來談。我知道有許多事情都值得討論,只是在不適合的的時候談,那麼即便內容再精彩再有洞見,對於會議要達成的目標而言,仍然沒有效果。

有一次開完策略會議之後,客戶的 CEO 在全體成員面前說,“Grace is a very effective facilitator.” 我突然明白,啊,原來就是這個意思,我協助他的團隊達成預定目標了。

我發現商業如此,精進學習、溝通表達以及人生的快樂富足也都一樣。




因此最近在口譯課程教學中,我捨棄了一些實際「教口譯」的時間,花了心力與精神,教學生們到底該如何學習,學習口譯以及語言的策略與方法應該是什麼。這是因為我發現很多同學們都很認真,埋頭苦幹,但是時常忘記把頭抬起來,思考一下自己往前衝的方向是否正確。

比如說,如果學生的目標,是提升英語的口語表達時詞彙的「豐富性」,那麼該做的是大量閱讀,並且把原本被動理解的表達方式,透過精熟的刻意練習,化為可以主動產出的口語表達。如果只是反覆把原本就會的普通英語練得滾瓜爛熟,那麼即便經過十萬個小時練習,也只是把原本很普通的英語水準練得很精熟而已,對於精進自已的程度,是沒有效果的。

人際溝通上,如果我們的目標是想要說服不同理念的一方或是陣營認同我們的看法,那麼用言語反擊或是打臉對方的方式,或許可以達到「自我發洩」的目標,自己心中好過許多,並且很過癮。不過,如果目標是說服對方認同自己的理念,那麼用教訓對方的方式,極有可能對達成目標沒有效果。

以前的口譯工作中,遇過的一位培訓講師,在學員問到類似的問題,問到如果碰到尚未「開化」的對象,是不是應該「教訓」對方時,老師給的回答是 Do you want to be right? Or do you want to make a difference? 我聽到覺得真是學習了,原來我以前跟另一半吵架,根本都用錯力氣啊!

策略這個觀念,在人生中也很適用。如果想要追求內心的平靜安樂,那麼一直將心依靠在外在的富貴榮辱上,心隨境轉,沒辦法做自己心的主人,那麼對於要達成平靜安樂的目標,也是無效吧。策略上來看,先把自己的內在照顧好,心強大了,外在想要的也就隨之而來了。





最近的生活,讓我想到一本很喜歡的經典書籍-Stephen Covey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這本書可能是為了銷售,必須取個「世俗」的書名,但是內涵上談的其實是人生的策略與大方向,我非常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