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0年6月15日 星期一

口譯市場的「共好」


作者:黃致潔




這幾個月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大型集會跟國際旅行戛然而止。

身為會議展覽產業中的口譯工作者,我們賴以維生的國際會議活動可以說是瞬間消失,在口譯方面的收入幾乎歸零,只留下零星的遠距工作。不管是翻譯公司、口譯器材設備商、第一線的口譯員、活動主持人等等,產業的大家都在過寒冬。

我很幸運,還有筆譯以及其他類型的工作維持基本的收入。我有幾個筆譯工作的客戶,以前都是我自己獨立完成工作,後來工作量大到吃不下來了,漸漸演變成由團隊其他夥伴翻譯,我做校稿與專案管理的工作。大家各司其職,配合得很好。客戶獲得高品質的翻譯,我跟工作夥伴都有工作(更重要的是收入)。其中一位工作夥伴靠著我們合作的筆譯工作,獲得優渥的收入與彈性的時間,甚至到歐洲念書,一邊念學位還能一邊工作。我也很感謝合作夥伴,因為長久的合作關係、信任感與默契,難以複製與取代。

前陣子與朋友碰面聊天,對方問我,在沒有口譯工作的情況下,有沒有把手邊的筆譯工作接回來自己做(因為自己做的收入,一定比起校稿與專案管理還高出得多)。我說沒有,原因是覺得疫情可能幾個月就過去了,在經濟與生活條件允許的前提下,我覺得不需要這麼做。


如果我為了短短幾個月的收入,把工作都接回來自己做,那麼我的夥伴在沒有其他收入來源的情況下,勢必要接別的工作才能生活,時間被別的案件占據。很有可能疫情結束之後,他也不會有空一起工作了。如果這樣,跟這麼好的夥伴長期耕耘的合作關係,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以及長年來建立的默契與信任,都勢必深受影響。我覺得實在沒必要因小失大,而且我更想要推廣「共好」的想法。




「共好」這個想法其實是同行的前輩與同事身體力行教我的。十多年前,我剛從翻譯研究所畢業,市場中誰都不認識我的情況下,要如何獲得口譯工作呢?其實大多是靠同校畢業、市場上活躍的學長姐與學校老師推薦與介紹,到現在我都非常感恩。所以,同行為什麼要介紹工作給新人呢?難道他們不怕競爭嗎?因為師長與學長姐相信培養後進是「共好」,相信把餅做大,大家能雨露均霑。客戶用了優質的譯者,感受到對於國際會議的品質大幅加分,因此之後其他活動願意再聘用專業,增加所有人(不只是口譯員而已,也包含翻譯公司、設備商、其他筆譯工作者還有會議週邊的語言工作者)的工作機會,整體來說,會是對產業加分的事情。

口譯工作之中,一起合作同步口譯的夥伴,也常常主動實踐「共好」,比如把自己準備好的中英詞彙表與查詢好的會議資料與搭檔共享,讓知識最有效運用。口譯是腦力活也是體力活,口譯員花最多的時間準備與研究會議資料,因此如果能資訊與資源共享,互通有無,對口譯最終的品質一定加分,客戶的滿意度勢必更高,回購率也想必會提升,也是一種「共好」-對口譯建立專業形象好、對客戶好、對譯者好,也對產業好。

因為有這些經歷與學習,我也深信「共好」很重要,所以幫助後進很重要,資源與知識共享很重要。優秀的同事也跟我分享「豐盛」的思維,說「幫助別人成功」,就是幫助自己成功。因此能力許可,我希望多介紹機會給優質、正派的同行、新人;有機會的話,也想要與同事多交流、學習,互通有無,比如邀請同事們一起學習新的翻譯輔助軟體,或是增加彼此之間分享知識與經驗的機會。

當然,要做到什麼,才會讓其他人願意跟我們一起「共好」,還有「共好」有哪些具體的作法,也非常值得討論。

另外,有「共好」,也就代表有「共不好」。一個環境中發生了不公義的事情,乍看之下或許跟自己無關,但是如果大家都沒有發聲、沒有作為,長期下來也會造就「共不好」。

你有接受過「共好」的經驗嗎?你「共好」了嗎?

最新文章